|
从开门迎客到火爆抢票,看科技周的变与不变早在科技活动周开始前一周,中科院物理所公众科学日的6000个名额就已约满;全国科技周暨北京科技周开放当天下午,军事博物馆迎来参观高峰,等候入场的观众排出数百米长队。 “从被动组织参观到主动抢票参与,观众的变化太大了。”谈及18年间公众参与科普活动的变化,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志敏深有感触地说,科普活动和公众需求结合日趋紧密,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也投入更多精力,吸引更多公众参与科普。 中国科普研究所研究员郑念告诉科技日报记者,2006年—2015年,我国参观科普展览人数呈上升趋势,2015年接近2.5亿人次。仅2015年,全国科普展览举办16.1万次,较2014年增长4.2%。“十年间,越来越多的科研机构(含大学)参与到多项科普活动中,并形成了对社会开放的长效机制。” 最近走红网络的涂鸦井盖,印证了专家们的说法。19日,中科院物理所公众科学日现场,不少人和换了“新装”的井盖合影留念,每个卡通图案对应一个物理学公式,让高冷的科学有了艺术的温度。工作人员介绍,这是他们从上千个物理学知识点中反复斟酌后,精选出24个公式,并且邀请专人进行设计。 内容升级提高科技含量 说起较早的大型科普活动,张志敏的记忆倒回至十多年前,“当时的科普内容停留在一些贴近生活的科学常识普及,如怎么节水节电、节能减排等”。她说,自2006年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20)》,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为目标的社会化平台开始搭建,科普的社会氛围悄然改变。 “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参与,助推科普内容‘升级换代’。”张志敏说,2007年,《关于科研机构和大学向社会开放开展科普活动的若干意见》发布,促进了科研院所的逐步开放,科普内容也从科学生活常识转向前沿科技。 让我们将目光投向第18届全国科技周,步入位于军博的北京科技周主场,最热闹的当属科技创新“惠民生”区域,弹奏智能钢琴、操控高铁模拟驾驶台、VR体验滑雪,琳琅满目的科普装置让青少年流连忘返;大人们在观看重大科技创新成就与科普成果的同时,更能感知、体会科技创新蕴含的科学精神、科学思想。 形式拓展优化体验 18年来,科技活动周的形式和内容得以极大丰富,为公众的科学素质提供了润物细无声的滋养。以前的科普活动以展板展示为主,如今,手绘漫画、VR体验、夜场活动等轮番上阵。从敞开大门迎客到公众主动抢票,迎来“成年礼”的科技周显得魅力十足。 “科普活动呈现出多技术融合、活动方式创新、线上线下结合,科技与文化、艺术结合,科普与创新融合的发展趋势。”郑念称。 在张志敏看来,展板展览等一些传统形式仍有存在的必要。“科普形式的不断发展,让各个年龄层的观众都能找到喜爱的参观方式。” 从第一届全国科技周聚焦“科技在我身边”,到今年的“科技创新 强国富民”,18年间,科技周的主题与时俱进。“虽然每一届主题的侧重点不同,但有一点是不变的,传播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养,满足公众对科普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张志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