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洲猪瘟科普知识一、概述 非洲猪瘟(Africanswine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swinefevervirus,ASFV)感染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又称非洲猪瘟疫,或疣猪病。以高热、食欲废绝、皮肤和内脏器官出血、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达100%)为特征。1921年,东非国家肯尼亚首次确认非洲猪瘟疫情,之后又传入欧洲(1957年西班牙)、南美洲(1978年巴西)等。该病属于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要求法定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动物病原微生物名录中将其列为一类病。 非洲猪瘟可以通过野猪-蜱-家猪循环和/或家猪-家猪循环等方式进行传播和定居,健康猪与患病猪或污染物直接接触是非洲猪瘟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猪被带毒的蜱等媒介昆虫叮咬也存在感染非洲猪瘟的可能性。在非洲猪瘟的传播和流行中,野猪作为病原体的宿主、储主和生物媒介,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7年格鲁吉亚非洲猪瘟疫情的暴发以及随后传播至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和俄罗斯。2017年以来,俄罗斯远东地区发生数起非洲猪瘟疫情。该病现主要在非洲、中东欧和高加索地区流行,给正在蓬勃兴起的多个东欧国家的养猪业带来极大恐慌。非洲猪瘟进一步从家猪传播至野猪使得该地区非洲猪瘟疫情的状况更加复杂,控制更加困难。 二、国内疫情 2018年8月2日下午17时,经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诊断,沈阳市沈北新区沈北街道(新城子)社区发生疑似非洲猪瘟疫情,并于3日上午11时确诊,是我国首次证实的非洲猪瘟疫情;14日河南省郑州市,15日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17日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29日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9月3日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5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相继发生猪瘟疫情。9月5日,据农业农村部网站消息,自今年8月初以来,中国已发生9起非洲猪瘟疫情。 三、疾病特点与影响 人体内细胞没有非洲猪瘟病毒的受体,因此非洲猪瘟病毒不会感染人。该病不是人畜共患病,对人体健康和食品安全不产生直接影响。从目前的研究情况看,也不太可能出现变异传染人的情况。但该病对养猪业威胁巨大,是世界范围内养猪业重点防范的疫病。该病发病率、病死率高,对我国经济社会可能造成较大的危害。非洲猪瘟对人的健康不构成威胁。但是,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和消费国,猪肉也是我国最主要的肉类消费品,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猪群大规模的发病死亡势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困扰。由于非洲猪瘟跨国界传播能力和危害性严重,且该病尚无有效的疫苗预防,所以对疫区的猪进行扑杀是防治非洲猪瘟病毒扩散最有效的防控措施。 四、非洲猪瘟防控工作 在无本病的国家和地区应防止传入,在国际机场和港口,从飞机和船舶来的食物废料均应焚毁。对无本病地区事先建立快速诊断方法和制定一旦发生本病时的扑灭计划。 由于在世界范围内没有研发出可以有效预防非洲猪瘟的疫苗,但高温、消毒剂可以有效杀灭病毒,所以做好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护是防控非洲猪瘟的关键。一是严格控制人员、车辆和易感动物进入养殖场;进出养殖场及其生产区的人员、车辆、物品要严格落实消毒等措施。二是尽可能封闭饲养生猪,采取隔离防护措施,尽量避免与野猪、钝缘软蜱接触。三是严禁使用泔水或餐余垃圾饲喂生猪。四是积极配合当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疫病监测排查,特别是发生猪瘟疫苗免疫失败、不明原因死亡等现象,应及时上报当地兽医部门。 |